健康網》懷孕後期常抽筋 不單是缺鈣而已 – 自由健康網


孕期後期最常缺乏的礦物質包含鎂、鈣、鉀、鐵等4種,營養師王證瑋建議補齊;圖為情境照。(圖取自freepik)

紀麗君/核稿編輯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許多準媽媽進入孕晚期後,經常會出現半夜腳抽筋、腰痠背痛、手腳水腫、情緒不穩等身體不適。對此,營養師王證瑋於臉書專頁「營養小當家_阿罐營養師」發文提醒,孕期後期最常缺乏的礦物質包含鎂、鈣、鉀、鐵等4種。這些營養素在胎兒發育與母體穩定方面扮演重要角色,一旦缺乏,便容易出現抽筋、疲勞、水腫、貧血等症狀。

孕期4大關鍵礦物質解析

1. 鎂(Magnesium):有助於穩定神經與肌肉功能,能減少孕晚期抽筋、焦慮與便秘狀況。常見於深綠色蔬菜、堅果、黑巧克力等食物,建議每日補充200〜400毫克,應依醫師指示調整劑量。

請繼續往下閱讀…

2. 鈣(Calcium):胎兒骨骼發育會大量消耗母體的鈣,若補充不足,孕婦容易腰痠、抽筋或牙齒敏感。建議每日攝取1000〜1200毫克,可從牛奶、豆腐、小魚乾等食物中獲得。

3. 鉀(Potassium):能調節體內水分與電解質平衡,減少水腫及無力感。香蕉、奇異果、酪梨、馬鈴薯等都是良好來源。

4. 鐵(Iron):對於預防孕期貧血至關重要。胎兒會大量吸收鐵以生成血紅素,建議搭配維生素C攝取以提高吸收效率,紅肉、黑豆、豬肝等均富含鐵質。

營養師王證瑋說,鎂有助於穩定神經與肌肉功能,能減少孕晚期抽筋、焦慮與便秘狀況;圖為情境照。(圖取自freepik)

王證瑋特別指出,抽筋並不一定是因為缺鈣,有時缺鎂才是關鍵,建議選擇孕婦專用綜合維他命,以獲得鈣、鎂、鐵、鋅等礦物質的綜合補給。但也提醒,礦物質攝取應以醫師與營養師建議為準,切勿自行過量補充,以免造成身體負擔。

此外,若孕婦出現頻繁抽筋或嚴重水腫等異常情況,應盡早就醫,以排除妊娠毒血症等潛在風險。王證瑋強調,孕期後期是母體承受最大負荷的階段,補對營養不僅有助胎兒健康發展,也能減輕媽媽的不適感,為順產打下良好基礎,讓充足礦物質補給成為孕期的穩定支柱!

☆健康新聞不漏接,按讚追蹤粉絲頁

☆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,請上自由健康網


免費訂閱《自由體育》電子報

熱門賽事、球星動態不漏接

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
點我下載APP 
按我看活動辦法





Source link

Related posts

Manipalcigna Sarvah在健康保險類別中任命了“ 2025年度產品” | 市民時報

健康網》陳奕迅驚爆得焦慮症 醫:反覆糾結跳不出來 – 自由健康網

健康網》少吃就會瘦? 減重門診導正觀念 – 自由健康網